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高考知識 > 正文
青海民族大學不是211大學,該校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現(xiàn)代意義上的高等學府,是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高校。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442 | 468 | 25901 | 7318 |
遼寧省 | 本科批 | 450 | 528 | 67607 | 14192 |
山東省 | 本科批 | 480 | 527 | 138703 | 34767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53 | 614 | 15915 | 5010 |
青海省 | 本一批 | 407 | 488 | 9769 | 1833 |
青海省 | 本二批 | 377 | 449 | 13230 | 3469 |
甘肅省 | 本二批 | 440 | 491 | 54591 | 14538 |
陜西省 | 本二批 | 452 | 501 | 75050 | 20008 |
貴州省 | 本二批 | 433 | 515 | 69372 | 17126 |
四川省 | 本二批 | 515 | 514 | 110409 | 33450 |
重慶市 | 本二批 | 487 | 516 | 59128 | 17306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本二批 | 417 | 459 | 84058 | 24550 |
湖南省 | 本二批 | 465 | 530 | 88021 | 26645 |
湖北省 | 本二批 | 455 | 509 | 82376 | 21731 |
河南省 | 本二批 | 480 | 514 | 137646 | 36824 |
江西省 | 本二批 | 486 | 533 | 67990 | 20707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34 | 495 | 64217 | 20600 |
安徽省 | 本二批 | 472 | 532 | 102876 | 31079 |
江蘇省 | 本二批 | 321 | 312 | 125698 | 36694 |
黑龍江省 | 本二批 | 418 | 446 | 57156 | 15608 |
吉林省 | 本二批 | 420 | 45808 | ||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 本二批 | 405 | 43749 | ||
山西省 | 本二批 | 444 | 503 | 76422 | 16736 |
河北省 | 本二批 | 476 | 536 | 111962 | 24207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 本二批 | 506 | 5367 |
青海民族大學創(chuàng)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現(xiàn)代意義上的高等學府。學校于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民族史專業(yè)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成為青海省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單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xié)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2018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學位單位和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肩負黨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覺服務于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和國家戰(zhàn)略需要,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fā)展、與青海共命運,譜寫了青海高等教育氣壯山河的精彩華章。
學校始終堅守青藏高原,面向民族地區(qū),牢記為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辦學的宗旨,堅守民族院校的辦學定位,培養(yǎng)了近10萬名來自于民族地區(qū)、服務于民族地區(qū)特別是藏區(qū)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萬余名畢業(yè)生在青海藏區(qū)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涌現(xiàn)出以改革先鋒杰桑•索南達杰為代表的一批優(yōu)秀學生和45名省部級領導干部、1300多名廳局級領導和120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00余名正高級專業(yè)技術人才,為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生態(tài)保護和各項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目前,共有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4953名學生在校學習,其中少數(shù)民族學生8334名,占在校學生的55.73%。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