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福建高考 > 正文
1、2022年福建高考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類考生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需要47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8201名,招生錄取人數(shù)為4人;
2、2022年福建高考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類考生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需要5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748名,招生錄取人數(shù)為19人;
3、2021年福建高考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類考生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需要51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925名,招生錄取人數(shù)為4人;
4、2021年福建高考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類考生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需要3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7288名,招生錄取人數(shù)為35人;
5、2020年福建高考理科類考生上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需要46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1520名,招生錄取人數(shù)為31人;
1、2022年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shù)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福建 | 2022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 | 473 | 28201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19 | 507 | 16748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4 | 514 | 14716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 | 27 | 399 | 53534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 | 449 | 82322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 | 478 | 64850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2 | 483 | 61904 | 省政府 |
福建 | 2022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 | 23 | 291 | 136049 | 省政府 |
2、2021年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shù)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福建 | 2021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 | 510 | 16059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4 | 518 | 13925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 | 35 | 342 | 67288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3 | 478 | 64289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且生物 | 本科 | 3 | 481 | 62806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18 | 483 | 61748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4 | 490 | 58234 | 省政府 |
福建 | 2021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30 | 301 | 114854 | 省政府 |
3、2020年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數(shù)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福建 | 2020 | 理科 | - | 本科 | 31 | 460 | 61520 | 省政府 |
福建 | 2020 | 理科 | - | 專科 | 29 | 266 | 124631 | 省政府 |
福建 | 2020 | 文科 | - | 本科 | 29 | 506 | 15956 | 省政府 |
福建 | 2020 | 文科 | - | ? | 36 | 400 | 46485 | 省政府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三亞市人民政府、三沙市人民政府等共建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省屬高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中方成員院校,也是海南省中南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才培養(yǎng)搖籃和知識創(chuàng)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基地。學校的前身是廣東省1954年創(chuàng)辦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范學校和1958年創(chuàng)辦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范?茖W校。幾經(jīng)分合、調(diào)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師范?茖W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學院合并組建為瓊州大學(專科),2006年瓊州大學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瓊州學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師范學校并入瓊州學院。2009年學校主校區(qū)由五指山市搬遷至三亞市。2015年9月,更名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2018年12月,海南省海洋與漁業(yè)科學院轉(zhuǎn)隸歸屬學校管理。學校擁有三亞、五指山兩個校區(qū),校園面積2100多畝,F(xiàn)有總建筑面積53.2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chǎn)總值197771.82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shè)備總值19112.24萬元;館藏紙質(zhì)圖書177.07萬冊,電子圖書206.97萬冊。學,F(xiàn)有19個二級學院,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8個專業(yè)碩士點,53個本科專業(yè)(其中18個涉海本科專業(yè)),2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yè),7個?茖I(yè),涵蓋理、工、管、文、法、農(nóng)、教、藝、史9大學科門類。學校已有海洋科學等18個涉海類專業(yè)(方向),確定了海洋科學與技術(shù)、熱帶海洋生命、熱帶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洋海島旅游、民族等五大特色學科方向和領(lǐng)域,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游、民族、生態(tài)為特色的學科專業(yè)體系。擁有院士工作站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12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培育智庫9個,省部級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2個,省“雙百”人才團隊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6個,省級特色專業(yè)6個,省級應用型轉(zhuǎn)型試點專業(yè)13個。此外還有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等國家部委批準或設(shè)立的大學科技園和對外交流、人文社科、人才培訓類平臺基地10余個,為學校高質(zhì)量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提供重要的支撐平臺。學,F(xiàn)有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4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450多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630多人,雙聘院士4人。教師隊伍中既有國務院特貼專家、省優(yōu)專家,省委聯(lián)系服務重點專家、南海名家、省515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全國師德標兵、省級教學名師、省優(yōu)秀教師,也有來自行業(yè)企業(yè)、科研院所的雙師型教師。學校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18730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41人,本科生15429人、專科生2878人,留學生83人。學校確立了“服務需求,心智為本,通專結(jié)合,德能并舉,知行合一,創(chuàng)新自立,勇于擔當”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突出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近年來,先后設(shè)有中國國際青少年活動中心(海南)三亞基地、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yǎng)實驗基地、馬克思主義者學院等,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328項、省部級獎勵669項。近3年在全國海洋航行器設(shè)計與制作大賽中獲一等獎2項,“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shù)科技作品競賽銅獎2個,“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銀獎1個、銅獎1個,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1個、銅獎2個,全國“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團隊、個人各1個。在電子設(shè)計大賽、導游大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技能大賽等學科競賽中表現(xiàn)出色,獲得國家級一等獎90個,二等獎72個,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大洋獎1個。學校榮獲全國“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單位2次,“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2次,“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yōu)秀項目辦”3次。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376項,省部級以上項目12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8項,省級重大科技項目2項。學校海洋測繪保障應用項目獲得資助7991萬元,三亞崖州灣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洋牧場教學科研示范基地項目獲得資助5000萬元。在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黎族通史》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實現(xiàn)了海南省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零的突破。學校先后獲得“海南省產(chǎn)學研結(jié)合十大杰出院!薄昂D鲜(chuàng)新型科技人才培養(yǎng)先進院!、海南省“十三五”產(chǎn)學研合作優(yōu)秀單位、海南省“十三五”產(chǎn)學研合作突出貢獻單位和海南省“十三五”產(chǎn)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獎等榮譽稱號。學校注重發(fā)揮科技支持、文化影響、智力服務等作用,主辦的《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成為“RCCSE中國核心期刊”“中國高校民族類特色科技期刊”。近年來,學校先后承擔一批國家、省、市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分別承擔了“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國家“三區(qū)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組織開展金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福建錄取
時間:2024-12-27 03:0:49嘉應學院福建錄取分數(shù)線及
時間:2024-12-27 02:0:30鄭州大學福建錄取分數(shù)線及
時間:2024-12-26 07:0:08漳州理工職業(yè)學院是雙一流
時間:2024-12-25 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