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又將時間推至六月,高考的序曲聲漸近,三年光影掠過,而今你們終要完成這份青春的答卷,祝大家高考取得好成績,考上心儀的大學!本文朱老師為大家整理了關于2023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預估分數線是多少的數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23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的預估錄取分數線區(qū)間為382分至492分,錄取位次在146188名-2999名區(qū)間。
1、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湖南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0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68704名;
2、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廣東2022年歷史(歷史+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25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3965名;
3、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廣東2022年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3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1390名;
4、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廣東2022年物理(物理+化學)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2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05333名;
5、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廣東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42分,最低錄取位次為80290名;
1、2022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統(tǒng)計表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44 | 72403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08 | 8541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75 | 114981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505 | 56400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30 | 21635 |
2022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40 | 10263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494 | 67256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07 | 58064 |
2022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23 | 15868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03 | 68704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499 | 41884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05 | 37604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20 | 27463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25 | 23965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27 | 23124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30 | 2139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04 | 136213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13 | 121752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18 | 114309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22 | 10939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24 | 105333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27 | 102028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42 | 8029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45 | 76856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49 | 71732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39 | 9257 |
2022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576 | 14685 |
2022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595 | 11296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37 | 59291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46 | 10499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504 | 46243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82 | 65265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83 | 8196 |
2、2021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統(tǒng)計表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43 | 15593 |
202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504 | 83397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78 | 49555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29 | 866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8 | 89923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67 | 18358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511 | 55258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63 | 12236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17 | 118136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61 | 21385 |
2021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62 | 12427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09 | 62933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20 | 57036 |
202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38 | 15016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21 | 62457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08 | 43906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20 | 35608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35 | 26597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39 | 24059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40 | 23648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44 | 21416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493 | 144047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07 | 123647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13 | 115631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17 | 110073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21 | 105088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25 | 100031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44 | 76767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45 | 75592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46 | 74164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32 | 9729 |
2021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559 | 17076 |
2021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578 | 13443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509 | 95221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38 | 19818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48 | 54522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53 | 10854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508 | 45003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18 | 45576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99 | 8626 |
3、2020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統(tǒng)計表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本科 | 519 | 98874 |
2020 | 河北 | 文科 | 本科 | 551 | 16003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504 | 52549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25 | 9244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512 | 85470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48 | 16427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524 | 51841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45 | 11670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46 | 108151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59 | 20516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二 | 507 | 62690 |
2020 | 湖北 | 文科 | 本二 | 533 | 12110 |
2020 | 湖南 | 理科 | 本二 | 508 | 73062 |
2020 | 湖南 | 文科 | 本二 | 552 | 18783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01 | 106207 |
2020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25 | 26443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05 | 8892 |
2020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572 | 13924 |
2020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583 | 12003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512 | 98238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7 | 22663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67 | 53663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45 | 10039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516 | 44189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34 | 48556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518 | 8426 |
4、2019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統(tǒng)計表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河北 | 理科 | 本二 | 478 | 110144 |
2019 | 河北 | 文科 | 本二 | 544 | 20809 |
2019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75 | 52537 |
2019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24 | 9925 |
2019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8 | 84959 |
2019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53 | 17276 |
2019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95 | 59844 |
2019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51 | 12169 |
2019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02 | 107111 |
2019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38 | 21014 |
2019 | 湖北 | 理科 | 本二 | 480 | 67708 |
2019 | 湖北 | 文科 | 本二 | 543 | 11674 |
2019 | 湖南 | 理科 | 本二 | 497 | 60245 |
2019 | 湖南 | 文科 | 本二 | 553 | 15512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439 | 146188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481 | 92941 |
2019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40 | 24123 |
2019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18 | 9587 |
2019 | 海南 | 理科 | 本科A | 593 | 10627 |
2019 | 海南 | 文科 | 本科A | 650 | 2999 |
2019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516 | 109351 |
2019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26 | 25479 |
2019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51 | 56356 |
2019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35 | 11290 |
2019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505 | 47427 |
2019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46 | 50965 |
2019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513 | 9039 |
5、2018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統(tǒng)計表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8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74 | 55519 |
2018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16 | 12326 |
2018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95 | 85081 |
2018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50 | 18347 |
2018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82 | 121682 |
2018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44 | 23311 |
2018 | 湖北 | 理科 | 本二 | 465 | 75345 |
2018 | 湖北 | 文科 | 本二 | 544 | 15852 |
2018 | 湖南 | 理科 | 本二 | 490 | 70311 |
2018 | 湖南 | 文科 | 本二 | 558 | 17029 |
2018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429 | 144140 |
2018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469 | 99911 |
2018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33 | 26181 |
2018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43 | 8483 |
2018 | 海南 | 理科 | 本一 | 570 | 13555 |
2018 | 海南 | 文科 | 本一 | 629 | 3782 |
2018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61 | 55869 |
2018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54 | 14699 |
2018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92 | 50271 |
2018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41 | 56528 |
2018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92 | 9016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前身為1955年創(chuàng)辦的廣東教育行政學院,1960年更名為廣東教育學院,同年,廣東工農師范學院并入。1970年停辦,主體下放至肇慶地區(qū)新興縣,先后創(chuàng)辦了肇慶地區(qū)師范學校和肇慶師范?茖W校。1978年復辦,1982年被確定為省屬成人師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開始舉辦成人師范本科教育,1985年開始舉辦普通專科教育,1990至2008年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制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是廣東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設有海珠、花都兩個校區(qū),總占地面積535畝。設有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院系和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等14個研究機構,開設44個本科專業(yè),分布在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經濟學等9個學科門類,全日制本科學生16000余人,成人在校生50000余人。學,F有教職工1069人,其中專任教師714人。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189人,有博士學位教師21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4.17%。全校先后有30多人次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南粵優(yōu)秀教師”“南粵先進教育工作者”“南粵教壇新秀”“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等榮譽稱號。有省督學3人;教育部校(園)長培訓專家1人;“國培”計劃國家專家?guī)鞂<?人;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專家工作室主持人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人;受聘其他大學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0人。學校以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為已任,凸顯教師教育特色。以學前教育和小學師資培養(yǎng)為重點,培養(yǎng)造就教育情懷深、專業(yè)基礎實、實踐技能強、信息素養(yǎng)高、發(fā)展?jié)摿ψ愕慕處熃逃瞬。在聚焦師范教育主業(yè)的同時,適度發(fā)展非師范教育,促進師范與非師范專業(yè)協調發(fā)展,為廣東經濟社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養(yǎng)“人格健全、文化知識廣、專業(yè)基礎實、職業(yè)技能強”的應用型人才。學校樹立“教學以學生為本”理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積極探索學分制改革,帶動課程體系、教學管理及教學保障機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強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充分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全方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我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被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認定為“廣東省小型微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眾創(chuàng)空間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廣東省眾創(chuàng)空間試點單位”;我校被廣州市職業(yè)能力培訓指導中心評定為廣州市創(chuàng)業(yè)培訓定點機構。我校就業(yè)率均超過全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就業(yè)質量和就業(yè)滿意度穩(wěn)中有升。學校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取得長足進展。教育學、數學、生態(tài)學三個學科獲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近五年來(2016年-2020年),獲省級以上重點科研平臺6項,學校主持各級各類縱向和橫向項目407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部級245項;自然科學類項目160項,人文社科類項目247項。學校教師發(fā)表學術論文20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論文數量為378篇,CSSCI收錄130余篇,SCI收錄180篇,EI收錄73篇,CPCI(ISTP)收錄6篇;出版著作98部;獲得專利共70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科)連續(xù)五屆獲評全國高校優(yōu)秀社科期刊,連續(xù)2次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期刊)”;2021年,學報全面改版為教育教學研究類期刊。學校主動服務廣東省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近年來,學校已建成3個國家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并與廣州、汕頭、佛山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9所附屬學校;與廣州市白云區(qū)合作成立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實驗教育集團,是廣東省內首個小初高全學段覆蓋的鄉(xiāng)村教育集團。在推進基礎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尤其是薄弱學?焖賰(yōu)質化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學校一直承擔著基礎教育教師、校(園)長的培訓任務,是教育部校長領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師國培計劃基地,廣東省級中小學教師發(fā)展中心等6個省級機構設在我校。中小學教師培訓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響,廣東省80%以上的中小學校長在我校參加過校長培訓,50%以上的骨干教師在我校進行過教師培訓。學校積極拓展國際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近年來,與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英國西英格蘭大學、英國北安普頓大學、波蘭熱舒夫大學等10多所國(境)外高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或合作辦學協議,同時與西悉尼大學合作開展了“3+1”和“2+2”學分互認模式的聯合辦學項目,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在國家教育現代化總體規(guī)劃框架下,學校確立的新的奮斗目標是:2025年前后,力爭完成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目標,實現辦學層次新突破,把學校辦成一所辦學規(guī)模適當、學科專業(yè)布局合理
廣東高考志愿查詢暫無錄取
時間:2024-07-01 11:0:22廣東高考平行志愿錄
時間:2024-07-01 10:0:05廣東高考第一志愿沒
時間:2024-07-01 10:0:52廣東高考志愿錄取狀
時間:2024-07-01 0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