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多少分上大學 > 正文
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09分可以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guān)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guī)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shù)據(jù)+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jù)高考助手網(wǎng)智能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篩選出了高考609分可以上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新高考考609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qū))、西安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qū))、西北工業(yè)大學、四川大學、首都醫(yī)科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上海大學、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等,
高考Ai志愿助手:網(wǎng)站功能數(shù)據(jù)最全的網(wǎng)站,系統(tǒng)功能比較齊全,內(nèi)含20余個功能模塊,從分數(shù)錄取到院校專業(yè)介紹,涵蓋全部填報篩選大學的功能組,為考生及家長節(jié)約篩選時間,通過高考志愿智能推薦、志愿咨詢、前輩觀點等板塊,高考考生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的高考目標院校。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數(shù)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2 | 607 | 770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2 | 611 | 716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 |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qū)) | 北京 | 2022 | 619 | 611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 | 西安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2 | 618 | 6248 | 公辦/本科 | ||
5 |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qū)) | 北京 | 2022 | 618 | 6248 | 公辦/本科 | ||
6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2 | 607 | 770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 | 四川大學 | 北京 | 2022 | 614 | 6780 | 公辦/本科 | ||
8 | 四川大學 | 北京 | 2022 | 616 | 6509 | 公辦/本科 | ||
9 | 首都醫(yī)科大學 | 北京 | 2022 | 615 | 6652 | 公辦/本科 | 醫(yī)藥 | |
10 | 中南大學 | 北京 | 2022 | 617 | 6380 | 公辦/本科 | ||
11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2 | 618 | 6248 | 公辦/本科 | ||
12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2 | 618 | 6248 | 公辦/本科 | ||
13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2 | 619 | 6115 | 公辦/本科 | ||
14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2 | 619 | 6115 | 公辦/本科 | ||
15 | 重慶大學 | 北京 | 2022 | 610 | 7296 | 公辦/本科 | ||
1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022 | 603 | 8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022 | 616 | 650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8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2 | 617 | 6380 | 公辦/本科 | ||
19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602 | 839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0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608 | 756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1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611 | 716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2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612 | 703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3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615 | 665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4 | 大連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612 | 703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5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2 | 601 | 852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6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2 | 611 | 716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7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北京 | 2022 | 615 | 6652 | 公辦/本科 | 財經(jīng),政法 | |
28 | 上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612 | 7030 | 公辦/本科 | ||
29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2 | 604 | 8125 | 公辦/本科 | 農(nóng)林 | |
30 |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 | 北京 | 2021 | 609 | 6754 | 公辦/本科 | 醫(yī)藥 | |
31 |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 | 北京 | 2021 | 618 | 5597 | 公辦/本科 | ||
32 |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 | 北京 | 2021 | 619 | 5479 | 公辦/本科 | ||
33 | 華中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617 | 5719 | 公辦/本科 | ||
34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 | 北京 | 2021 | 618 | 559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5 |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qū)) | 北京 | 2021 | 615 | 5971 | 公辦/本科 | ||
36 | 華南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618 | 5597 | 公辦/本科 | ||
37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1 | 599 | 814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8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9 | 四川大學 | 北京 | 2021 | 603 | 7612 | 公辦/本科 | ||
40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2021 | 618 | 5597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41 | 首都醫(y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613 | 6212 | 公辦/本科 | 醫(yī)藥 | |
42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北京 | 2021 | 615 | 5971 | 公辦/本科 | ||
43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
44 | 中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9 | 5479 | 公辦/本科 | ||
45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5 | 5971 | 公辦/本科 | ||
46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
47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7 | 5719 | 公辦/本科 | ||
48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8 | 5597 | 公辦/本科 | ||
49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9 | 5479 | 公辦/本科 | ||
50 | 重慶大學 | 北京 | 2021 | 606 | 7185 | 公辦/本科 | ||
51 | 重慶大學 | 北京 | 2021 | 615 | 5971 | 公辦/本科 | ||
52 | 重慶大學 | 北京 | 2021 | 617 | 5719 | 公辦/本科 | ||
53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5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021 | 610 | 662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5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1 | 6500 | 公辦/本科 | ||
56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4 | 6095 | 公辦/本科 | ||
57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
58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
59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7 | 5719 | 公辦/本科 | ||
60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8 | 5597 | 公辦/本科 | ||
61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1 | 619 | 5479 | 公辦/本科 | ||
62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602 | 773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3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606 | 718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4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611 | 650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5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612 | 635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6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616 | 586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7 | 大連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612 | 63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8 | 大連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612 | 63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9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1 | 601 | 789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0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1 | 603 | 761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1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1 | 604 | 74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2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北京 | 2021 | 612 | 6353 | 公辦/本科 | 財經(jīng),政法 | |
73 | 上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608 | 6880 | 公辦/本科 | ||
74 | 上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615 | 5971 | 公辦/本科 | ||
75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1 | 602 | 7739 | 公辦/本科 | 農(nóng)林 | |
76 |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 | 北京 | 2020 | 617 | 6603 | 公辦/本科 | ||
77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2020 | 607 | 809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8 | 四川大學 | 北京 | 2020 | 605 | 8400 | 公辦/本科 | ||
79 | 首都醫(y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614 | 7012 | 公辦/本科 | 醫(yī)藥 | |
80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0 | 617 | 6603 | 公辦/本科 | ||
81 | 湖南大學 | 北京 | 2020 | 619 | 6313 | 公辦/本科 | ||
82 | 重慶大學 | 北京 | 2020 | 616 | 6733 | 公辦/本科 | ||
8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020 | 603 | 871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020 | 611 | 748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5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0 | 610 | 7628 | 公辦/本科 | ||
86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0 | 614 | 7012 | 公辦/本科 | ||
87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0 | 617 | 6603 | 公辦/本科 | ||
88 | 吉林大學 | 北京 | 2020 | 617 | 6603 | 公辦/本科 | ||
89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602 | 888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0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605 | 840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1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612 | 733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2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615 | 688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3 | 華中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616 | 673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4 | 大連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617 | 660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5 | 大連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618 | 645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6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0 | 604 | 857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7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0 | 606 | 826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8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0 | 607 | 809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9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 | 北京 | 2020 | 609 | 7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0 | 上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613 | 7177 | 公辦/本科 |
高考志愿填報須遵循的[四大依據(jù)]
溫馨提示,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把握、遵循的“四大依據(jù)”如下:
一、考生填報高考志愿要依據(jù)自己所考的分數(shù)
就目前來講,參加全國統(tǒng)一普通高考,是每一個考生選擇普通大學和進入普通大學的資格。資格的表現(xiàn)即是分數(shù)。考生只有參加全國普高統(tǒng)考而得其分數(shù),才能按分數(shù)的多少而決定于是否被錄取。高校錄取的批次有本科: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同時又分為“重點本科高!迸c“普通本科高!,還有普通專科。到底能上哪一批次、上什么樣的高校,自然是所考分數(shù)的多少而界定。不言而喻,考得分多、分數(shù)高,就能上一本、重點本科。考得分少一些,就上一般的普通本科高校?嫉梅衷俨钜恍,也就只有上專科學校了。毋庸置疑,高校的錄取就是憑高考的分數(shù),雖然今年一些高校也會參考考生平時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但主要的還是高考分數(shù)。因此,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第一的依據(jù)就是自己參考所得的分數(shù)。
二、考生填報高考志愿要依據(jù)自己的
興趣愛好、學科特長。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也即相應地提高工作的質(zhì)量和效果。久之,興趣愈濃,投入愈深,就形成了個人的愛好。例如,對美術(shù)感興趣的人,對各種畫、美展、攝影都會給予優(yōu)先注意,認真觀賞、評點,動手操作模仿,積極地探索,表現(xiàn)出個人極大的心馳神往。并對好的作品進行收藏,時常臨摹,按捺不住個人的興 趣驅(qū)使,自發(fā)地不斷給力,愈發(fā)深入其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個人漸漸就有了名氣,作品在省獲了獎,又在國家獲了獎,這就是形成了個人的學科特長。
語、數(shù)、外、史、地、生、物理、化學等都是如此,不管是哪一學科有興趣鉆研,便會使自己成為愛好,就會深入探討研究,收獲成果,在省、國家獲獎,即形成某一學科的 特長。這樣,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就會很自然的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特長而報考個人相應的高校。
三、考生填報高考志愿要依據(jù)自己的性格
每個考生都有個人的性格。他們的性格表現(xiàn)在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中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經(jīng)常性的、習慣化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不是在特殊情況條件下偶爾的一次兩次的表現(xiàn)。是依賴于社會大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自己身體狀況、閱歷、知識結(jié)構(gòu)、主觀努力等方面的影響,個人潛移默化、不斷自我塑造與錘煉而形成的自己性格。因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不同,接觸的人群不同,即會出現(xiàn)每個人的性格差異,也就相應形成了每個人的不同性格。
外向型性格的考生大多開朗、活潑,為人處事靈活多變,情感外露,獨立性強,處事果斷,心理活動傾向于外顯。但這種人往往做事不太認真、容易急躁等。
內(nèi)向型性格的考生大多穩(wěn)妥、嚴謹,遵規(guī)守信,專心致志,情感不易外泄,心理活動傾向于內(nèi)藏。但這種人常常墨守陳規(guī),優(yōu)柔寡斷,為人較孤僻等。
心理學家還把人的性格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等。不管是哪一種性格的考生都有其兩面性,表現(xiàn)出所做某些事情的利與弊。因此,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要考慮到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yè),認清自己的長處,依據(jù)自己的性格填報好個人的高考志愿。
四、考生填報高考志愿要依據(jù)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
對于考生來講,個人要想成才、有所作為就必須有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以前沒有的,這次填報高考志愿時一定要作出。古語云:志不定,天下無可成之事。制定好個人的人生規(guī)劃,就必須明確自己的人生歷程,清楚個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也就是自己要知道個人一生要做什么——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向哪里努力——找準前進的方向;做成什么——取得相應的業(yè)績和收獲可觀的成果;達到什么目標——個人要當一個卓越的科學家或著名的教授等,以實現(xiàn)個人精彩的人生!
1、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簡稱“北醫(yī)”)地處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科技園區(qū)海淀園,是中國政府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西醫(yī)院校,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shè)的高等學校之一,具有百年歷史,集教學、科研、醫(y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yī)學門類中的基礎(chǔ)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口腔醫(yī)學、藥學、公共衛(wèi)生和預防醫(yī)學、護理學、醫(yī)學技術(shù)、中西醫(yī)結(jié)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xù)教育全過程。現(xiàn)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設(shè)有5個學院:基礎(chǔ)醫(y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護理學院、醫(y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yī)院、4家共建醫(yī)院和15家教學醫(yī)院,承擔相關(guān)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任務,并向社會提供醫(yī)療保健服務。共有在校學生99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89人、碩士研究生2568人、本科生4039人
2、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最早興辦、享譽海內(nèi)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十九世紀末,甲午戰(zhàn)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yè)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chuàng)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堅持“求實學,務實業(yè)”辦學宗旨,強調(diào)“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chuàng)一等事業(yè)、成一等人才”辦學目標。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獨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學,被譽為東方的“MIT”?箲(zhàn)時期,學校移至租界,內(nèi)遷重慶,堅持滬渝兩地辦學,為抵御外侮,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師生積極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爭,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1955年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內(nèi)遷西安;1956年起師生分批遷赴西安;1957年分設(shè)為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實行統(tǒng)一領(lǐng)導;1959年,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同年被列為全國十六所重點大學之一。200
3、四川大學:岷峨挺秀,錦水含章。巍巍學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sh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四川大學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的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qū),占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筑面積269.4萬平方米。校園環(huán)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y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jīng)過兩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于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chuàng)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qū)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技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diào)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yī)科大學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chuàng)辦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是西南地區(qū)最早的西式大學和國內(nèi)最早培養(yǎng)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并為四川聯(lián)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江澤民、
4、首都醫(yī)科大學:首都醫(yī)科大學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F(xiàn)任黨委書記為呼文亮研究員,校長為我國著名分子神經(jīng)生物學家饒毅教授。 學校校本部設(shè)有11個學院、1個研究中心和1所附屬衛(wèi)生學校,包括基礎(chǔ)醫(y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護理學院、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中醫(yī)藥學院、醫(yī)學人文學院、全科醫(yī)學與繼續(xù)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學院、燕京醫(yī)學院,腦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屬衛(wèi)生學校。學,F(xiàn)有21所臨床醫(yī)學院(其中19所為附屬醫(yī)院),包括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第二臨床醫(yī)學院)、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第三臨床醫(yī)學院)、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第四臨床醫(yī)學院)、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第五臨床醫(yī)學院)、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第六臨床醫(yī)學院)、附屬復興醫(yī)院(第八
5、中南大學:中南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占地面積317萬平方米?缦娼瓋砂,依巍巍岳麓,臨滔滔湘水,環(huán)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學的理想園地。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y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yè)大學于2000年4月合并組建而成。原中南工業(yè)大學的前身為創(chuàng)建于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原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為創(chuàng)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學院,兩校的主體學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創(chuàng)辦的湖南高等實業(yè)學堂的礦科和路科。原湖南醫(yī)科大學的前身為1914年創(chuàng)建的湘雅醫(yī)學專門學校,是我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西醫(yī)高等學校之一。中南大學歷經(jīng)百年辦學積淀,順應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大勢,弘揚以“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大學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風,堅持自身辦學特色,服務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團結(jié)奮進,改革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實力和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擁有完備的有色金屬、醫(yī)學、
天津工藝美術(shù)職業(yè)學院預估
時間:2024-06-14 06:0:57內(nèi)蒙古工業(yè)職業(yè)學院預估分
時間:2024-06-04 08:0:10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
時間:2024-06-02 19:0:2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
時間: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