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本科學校名單【37所】
1 | 中山大學 | 教育部 | 廣州市 | 本科 | |
2 | 暨南大學 | 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 | 廣州市 | 本科 | |
3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廣州市 | 本科 | |
4 | 華南農業(yè)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5 | 廣州醫(yī)科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6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7 | 廣東藥科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8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9 | 廣州體育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0 | 廣州美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1 | 星海音樂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2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3 | 廣東財經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4 | 廣東白云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15 | 廣州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6 | 廣州航海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7 | 廣東警官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8 | 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19 | 廣東金融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20 | 廣東工業(yè)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2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22 | 廣東培正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3 | 南方醫(yī)科大學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
24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5 |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6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7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8 |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9 | 華南農業(yè)大學珠江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0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天河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1 | 廣東工業(yè)大學華立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2 |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3 | 廣州商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4 | 廣州工商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5 | 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大學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6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7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本科 |
2.廣州專科學校名單【45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 |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3 |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4 |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5 | 私立華聯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6 | 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 | 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 | 廣州市 | ? | |
7 | 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專科 | |
8 |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9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專科 | |
10 |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11 | 廣州康大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12 |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13 | 廣東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14 | 廣東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15 | 廣東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16 | 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專科 | |
17 | 廣東嶺南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18 | 廣東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19 |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專科 | |
20 |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1 |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2 | 廣東文藝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3 | 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4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5 |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26 |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27 |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28 | 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29 |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30 |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31 | 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32 | 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33 | 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34 | 廣東科貿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35 |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36 | 廣州珠江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專科 | 民辦 |
37 | 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專科 | 民辦 |
38 | 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39 | 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專科 | 民辦 |
40 | 廣州華夏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41 | 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專科 | |
42 | 廣州東華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教育廳 | 廣州市 | ? | 民辦 |
43 |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
44 | 廣東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專科 | |
45 | 廣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 | ? |
廣州工商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創(chuàng)建于1995年,2004年獨立設置為廣州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5月升格本科并更名為廣州工商學院。
學院現有廣州花都和佛山三水兩個校區(qū)。地處廣東“三大經濟圈”之一的“廣佛肇”經濟圈內,地理位置優(yōu)越,教學設施齊全,辦學資源豐富。校園總面積1,390畝,校舍建筑面積506,368㎡。設有12個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310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84萬冊,電子圖書68萬冊;建有標準田徑場、大型體育館、各類球場、學生活動中心等文體活動場所。
學院設有13個教學單位(9系3部1院),招生專業(yè)35個,其中本科專業(yè)23個、?茖I(yè)12個,涵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和藝術學5個學科門類,其中國際貿易學、物流管理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會計、市場營銷為重點專業(yè)建設項目。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辦學領域,2016年9月,成立廣州工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學院立足珠江三角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契合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特點設置、調整專業(yè),面向全國11省、市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052人,其中本科生13,695人,?粕8,357人。
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擁有專任教師97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共30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9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
學院以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目標,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和諧辦學、科學發(fā)展”的辦學方針;堅持“以質立校、以生為本、突出特色、崇尚創(chuàng)新”的辦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產學研綜合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致力于培養(yǎng)寬口徑、厚基礎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連續(xù)10年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評估研究中心和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聯合授予“廣東高等職業(yè)教育(民辦)競爭力10強單位”稱號;2017年10月加入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2018年1月獲第二屆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單位。
學院堅持“以德為行,以學為上”的教育思想,大力推進“進課室、進圖書館、進實驗實訓室、進體育場館、進社會”的活動,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大學生。截至2017年12月,學生獲得市級以上獎項838項,其中集體獲全國比賽組織項目15項,全國比賽金獎、一等獎42項,獲“挑戰(zhàn)杯”創(chuàng)業(yè)大賽金獎等省級一等獎94項。學校團委榮獲2016-2017年度“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踐行五進立德樹人》項目獲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成果(本科組)一等獎,《德學、五進引領下的學生督查隊》獲2017年全國民辦高校學生工作創(chuàng)新成果特等獎。
廣州大學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于2000年合并組建,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tǒng)。學校立足粵港澳大灣區(qū)區(qū)位優(yōu)勢,強化大學的使命與擔當,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各項事業(yè)實現跨越式發(fā)展,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27個學院,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3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下設7個領域),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yè)63個,F有在校全日制學生34241人,其中本科生30024人、碩士博士研究生4217人。
學校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工作,突出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以“德才兼?zhèn)洹⒓覈閼、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fā)展性強”作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培育了一批創(chuàng)業(yè)團隊,擁有廣州芭蕾舞團、廣州歌舞團等高水平的藝術團體和一批科技文化含量高、學生樂于參與的學生社團和文化品牌項目。
學校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qū),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較完善的科研設施。全,F有在編教職工2890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941人,副高以上職稱者1197人。學校擁有一批高層次人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1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各類“”6人,“”教學名師1人、領軍人才4人,國家杰青和優(yōu)青獲得者16人。學校設立了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計算科技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大灣區(qū)環(huán)境研究院、廣州發(fā)展研究院、廣州國際金融研究院和人權研究院等一批重要研究平臺,承擔了一批973項目、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30個國家或地區(qū)的200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與科技合作關系, 2002年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中法旅游學院;先后與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和美國衛(wèi)斯理安學院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與淡江大學、帕多瓦大學、林雪平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科研平臺和機構,開展合作辦學和合作研究。
“博學篤行、與時俱進”。今天的廣州大學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學校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三個面向”(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qū)域經濟社會需求),深度實施與廣州發(fā)展的“三個對接”(對接城市建設,對接城市創(chuàng)新,對接城市開放),以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著力推進內涵建設、創(chuàng)新引領、特色發(fā)展和開放辦學,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與廣州城市發(fā)展深度融合、與廣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學科、城市區(qū)域和國際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學。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