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四川高校 > 正文
考生和家長選擇大學的標準是什么,根據(jù)口碑選擇大學只適用于極少數(shù)的情況,根據(jù)自身對學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報考的意向大學了,本文黃老師幫分享自己對四川農業(yè)大學了解的經(jīng)驗,從多方面數(shù)據(jù)分析四川農業(yè)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希望大家對四川農業(yè)大學有更多的了解。
四川農業(yè)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屬于省政府公辦本科學校,其次該校是211大學不是985大學,是一本類院校,根據(jù)校友反饋口碑不錯。下面是四川農業(yè)大學學校最新介紹:四川農業(yè)大學是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yè)科技為優(yōu)勢,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高校,F(xiàn)任黨委書記莊天慧教授、校長吳德教授!∞k學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前身是1906年創(chuàng)辦的四川通省農業(yè)學堂,此后歷經(jīng)四川高等農業(yè)學校(1912年)、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1927年)、四川省立農學院(1932年)、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
新的高考模式不僅在選題上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高考模式,每個省的志愿登記也有很大差異。
一、2014年啟動-2017年執(zhí)行,新高考改革首批試點省份(二)
1、上海
零志愿批次:3名志愿,4個專業(yè)
本科普通補助金:24名志愿,4個專業(yè)
專家通用批次:8名志愿,6個專業(yè)
2、浙江
普通班:20個專業(yè)
普通二類:80個專業(yè)
二、2017年啟動-2020年執(zhí)行,第二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四)
1、山東
第一選擇(一行以上):96個專業(yè)
第二選擇(雙虛線上方):96個專業(yè)
第三選擇(剩余):96個專業(yè)
2、天津
本科普通補助金:80個專業(yè)
專家通用批次:80個專業(yè)
3、北京
本科普通補助金:30名志愿,6個專業(yè)
專家通用批次:20名志愿,1個專業(yè)
4、海南
本科普通補助金:24名志愿,6個專業(yè)
專家通用批次:10名志愿,6個專業(yè)
三、2018年啟動-2021年執(zhí)行,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八)
1、湖南
本科普通補助金:45名志愿,6個專業(yè)
高等職業(yè)學院助學金:30名志愿,6個專業(yè)
2、湖北
本科普通補助金:45名志愿,6個專業(yè)
高職院校審批:20名志愿,6個專業(yè)
3、河北
本科普通補助金:96個專業(yè)
專家通用批次:96個專業(yè)
4、遼寧
本科普通補助金:112個專業(yè)
高等職業(yè)學院助學金:60個專業(yè)
5、重慶
本科普通補助金:96個專業(yè)
高等職業(yè)學院助學金:96個專業(yè)
6、江蘇
本科普通補助金:40名志愿,6個專業(yè)
高等職業(yè)學院助學金:40名志愿,6個專業(yè)
7、福建
本科普通補助金:40名志愿,6個專業(yè)
高等職業(yè)學院助學金:40名志愿,6個專業(yè)
8、粵
本科普通補助金:45名志愿,6個專業(yè)
高等職業(yè)學院助學金:45名志愿,6個專業(yè)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65 | 14087 |
2021 | 北京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49 | 16077 |
2020 | 北京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 | 557 | 16617 |
2020 | 北京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76 | 13188 |
2019 | 北京 | 理科 | 本科 | 549 | 14400 |
2022 | 天津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13 | 11466 |
2022 | 天津 | (不限) | 本科A | 620 | 10116 |
2022 | 天津 | (物 或 生 或 地) | 本科A | 623 | 9588 |
2021 | 天津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09 | 11038 |
2021 | 天津 | (物 或 化) | 本科A | 610 | 10861 |
2021 | 天津 | (不限) | 本科A | 611 | 10670 |
2021 | 天津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A | 619 | 9238 |
2020 | 天津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08 | 12641 |
2020 | 天津 | (不限) | 本科A | 608 | 12641 |
2020 | 天津 | (物 或 化) | 本科A | 611 | 12026 |
2020 | 天津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A | 619 | 10427 |
2019 | 天津 | 理科 | 本科A | 546 | 11911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60 | 8810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56 | 11159 |
2022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519 | 69642 |
202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506 | 81500 |
2020 | 河北 | 理科 | 本科 | 504 | 112986 |
2020 | 河北 | 理科 | 本科 | 605 | 28238 |
2019 | 河北 | 理科 | 本一 | 570 | 33029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28 | 21139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42 | 18911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62 | 21068 |
2019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24 | 24225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59 | 22141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89 | 15640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515 | 14101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519 | 16541 |
2022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556 | 4792 |
2021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575 | 5354 |
2022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544 | 27050 |
2021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551 | 24474 |
2020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545 | 25149 |
2019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544 | 26990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04 | 15881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489 | 16837 |
2020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26 | 15938 |
2019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34 | 16542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488 | 19110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10 | 14477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33 | 17895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08 | 27529 |
2022 | 上海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08 | 15882 |
2021 | 上海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92 | 17491 |
2020 | 上海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88 | 18373 |
2020 | 上海 | (不限) | 本科 | 497 | 16300 |
2020 | 上海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 | 504 | 14678 |
2019 | 上海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84 | 19219 |
2019 | 上海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 | 488 | 18287 |
2019 | 上海 | (不限) | 本科 | 489 | 18037 |
2022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0 | 35714 |
2022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1 | 34807 |
2022 | 江蘇 |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574 | 32307 |
2021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57 | 32252 |
2021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0 | 29946 |
2021 | 江蘇 |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567 | 24956 |
2020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370 | 34732 |
2019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362 | 38282 |
2022 | 浙江 | 1段 | 602 | 45196 | |
2021 | 浙江 | 1段 | 598 | 44404 | |
2020 | 浙江 | 1段 | 602 | 45055 | |
2019 | 浙江 | 1段 | 600 | 48084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58 | 32699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66 | 29681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87 | 28786 |
2019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53 | 31587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62 | 21350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67 | 19379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3 | 19034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77 | 17459 |
2020 | 福建 | 理科 | 本科 | 565 | 18873 |
2019 | 福建 | 理科 | 本一 | 519 | 24660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56 | 19652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68 | 19718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76 | 20760 |
2019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57 | 21580 |
2022 | 山東 | 1段 | 565 | 41723 | |
2021 | 山東 | 1段 | 570 | 38282 | |
2020 | 山東 | 1段 | 582 | 41647 | |
2019 | 山東 | 理科 | 本科 | 569 | 36589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27 | 91117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48 | 61756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22 | 111038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89 | 34265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08 | 36876 |
20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61 | 42168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61 | 23630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61 | 23630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3 | 22633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86 | 22452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87 | 21982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90 | 20575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87 | 21037 |
2019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65 | 22378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58 | 26762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3 | 23886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567 | 21735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7 | 22368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81 | 20291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 本科 | 585 | 18333 |
2020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587 | 21230 |
2019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551 | 2538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75 | 42399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6 | 41698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79 | 38484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生物學或地理)) | 本科 | 585 | 33075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77 | 41735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80 | 39342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82 | 36860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生物學或地理)) | 本科 | 590 | 30279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65 | 42027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25 | 47222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29 | 21301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43 | 18315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48 | 20491 |
201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42 | 24163 |
2022 | 海南 | (物) | 本科 | 622 | 7363 |
2022 | 海南 | (物 或 化) | 本科 | 623 | 7257 |
2022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26 | 6880 |
2022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38 | 5543 |
2021 | 海南 | (物) | 本科 | 612 | 8123 |
2021 | 海南 | (物 或 化) | 本科 | 612 | 8123 |
2021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15 | 7786 |
2021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34 | 5581 |
2020 | 海南 | (物 或 化) | 本科 | 596 | 9970 |
2020 | 海南 | (物) | 本科 | 601 | 9257 |
2020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02 | 9114 |
2020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20 | 6813 |
2019 | 海南 | 理科 | 本科A | 599 | 9900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538 | 6229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563 | 7897 |
202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27 | 29760 |
2021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69 | 27353 |
2020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11 | 36814 |
2020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40 | 24637 |
2019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25 | 40008 |
2020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538 | 10676 |
2020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568 | 5101 |
2019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562 | 5939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18 | 79938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55 | 47179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22 | 81995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67 | 41781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29 | 81375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78 | 40375 |
2019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89 | 41369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43 | 16505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71 | 6572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46 | 15900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73 | 6591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35 | 14377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60 | 6747 |
2019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72 | 6880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10 | 21019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18 | 19222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40 | 18999 |
2019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25 | 20365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60 | 19950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59 | 20118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71 | 20197 |
2019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66 | 21067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08 | 28086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11 | 25201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21 | 25606 |
2019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23 | 30869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01 | 12955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01 | 12955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06 | 13063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06 | 13063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19 | 13596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19 | 13596 |
2019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27 | 14089 |
2019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28 | 13816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27 | 5487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27 | 5910 |
2020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27 | 6292 |
201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62 | 4804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58 | 6730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50 | 7715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65 | 8318 |
2019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74 | 9014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53 | 9664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81 | 8255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89 | 9316 |
2019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500 | 9759 |
四川農業(yè)大學 | 四川農業(yè)大學院;緦傩 | |
創(chuàng)建時間 | 1906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農林 | |
率屬于 | 省政府 | |
是否是211 | 是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
本科/專科 | 本科 | |
省/市 | 四川 |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點:20 二級學科碩士點:100 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領域):24 | |
博士點 | 一級學科博士點:11 二級學科博士點:49 | |
院校地址 | http://www.sicau.edu.cn/ | |
招生電話 | ["028-86290999","86291999"] | |
招生網(wǎng)址 | http://zs.sicau.edu.cn/ |
四川農業(yè)大學是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yè)科技為優(yōu)勢,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高!,F(xiàn)任黨委書記莊天慧教授、校長吳德教授。 辦學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前身是1906年創(chuàng)辦的四川通省農業(yè)學堂,此后歷經(jīng)四川高等農業(yè)學校(1912年)、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1927年)、四川省立農學院(1932年)、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5年)、四川大學農學院(1950年)等多個歷史發(fā)展階段。1956年四川大學農學院整體遷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銷)省會雅安獨立建校為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yè)大學,2001年四川省林業(yè)學校整體并入。學,F(xiàn)有雅安、成都(溫江)和都江堰3個校區(qū),占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文獻資源1166萬冊(件)!W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F(xiàn)設有學院27個,研究所(中心)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醫(y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二級學科4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二級學科88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予類別10個,本科招生專業(yè)76個;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4個,部省重點學科20個。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根據(jù)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計分,學校在全國農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別位居第7和第4。農業(yè)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4個學科ESI排名近年持續(xù)穩(wěn)定保持世界前1%,農學、獸醫(yī)學2020年分別入圍軟科一流學科排名世界前50強和前51-75強。2017年動物營養(yǎng)與飼養(yǎng)科學、2018年作物學入選全國高等院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111計劃)!熧Y力量雄厚、名師薈萃,F(xiàn)有教職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4人、副教授571人;博士生導師318人、碩士生導師83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高級專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2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學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國家973計劃首席青年科學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5人,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獲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獎獲得者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計劃杰出科學家4人、天府領軍人才13人、天府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計劃人選25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3人,四川師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輔導員7人。學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優(yōu)先發(fā)展試驗區(qū)2所試點高校之一!∮梭w系完備、條件優(yōu)良。具備培養(yǎng)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是“文革”后全國首批恢復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4.4萬余人,其中:本科生3.7萬余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400余人。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3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省級一等獎27項。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提名6篇。有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3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含示范課程和課程思政)7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572項。學校是全國首批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jīng)驗50所高校之一、全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典型經(jīng)驗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示范俱樂部6所高校之一!】蒲谐晒S碩、效益顯著。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700余項,其中:國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69項。70%左右的獲獎成果得到推廣轉化,累計創(chuàng)社會經(jīng)濟效益1000多億元。先后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Science》發(fā)表高水平論文。擁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農業(yè)農村部、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農業(yè)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科技部條件平臺1個,教育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教育部、科技部、農業(yè)農村部創(chuàng)新團隊9個,農業(yè)農村部科學觀測實驗站3個,以及四川省重點(高校)實驗室3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社科研究基地4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5個、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3個。學校是2012年全國首批成立新農村發(fā)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ν饨涣鲝V泛、形式多樣。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和臺灣等23個國家(地區(qū))的90多所高;蚩蒲袡C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共簽署了120余項交流合作協(xié)議,與國(境)外知名高校開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建有省部級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1個。學校是全國首批有條件接受留學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簽約高校,曾被國家6部委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工作單位,先后被國家外專局評為引進國外智力先進集體、外國文教專家管理工作先進單位!W校建設與發(fā)展受到黨和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澤民同志先后兩次親臨學校視察,對學校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2002年1月,溫家寶同志批示:“川農大精神”應該總結、宣傳和發(fā)揚。2007年10月,溫家寶同志再次批示:川農大工作很有成績,辦學經(jīng)驗值得重視。2008年5月,李克強同志親臨學校看望慰問“5.12”受災師生員工。2001年10月,李嵐清同志親臨學校視察,高度評價“川農大精神”,充分肯定學校為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始終堅持人才培養(yǎng)是立校之本、科學研究是強校之路、社會服務是興校之策、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是榮校之魂、國際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辦學理念,牢固樹立學生為本、學術為天、學科為綱、學者為上的治學理念,大力弘揚“愛國敬業(yè)、艱苦奮斗、團結拼搏、求實創(chuàng)新”的“川農大精神”,繼續(xù)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的校訓,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高質量發(fā)展道路,持續(xù)推進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一流農業(yè)大學建設,努力為國家和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文中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9月)
四川農業(yè)大學重點特色專業(yè)有化學、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yè)科學、作物遺傳育種、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獸醫(yī)學、農學、預防獸醫(y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林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森林培育、畜牧學、作物學、植物學、植物病理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農業(yè)經(jīng)濟管理、草業(yè)科學、果樹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土壤學、水產養(yǎng)殖、土地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園林、農林經(jīng)濟管理、金融學、環(huán)境工程、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園藝、動物醫(yī)學、動物科學、植物保護、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視覺傳達設計、土木工程、城鄉(xiāng)規(guī)劃、風景園林、農村區(qū)域發(fā)展、經(jīng)濟學、茶學、木材科學與工程、藥學、水產養(yǎng)殖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法學、農業(yè)水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化學生物學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shù)量 | 專業(yè)/學科名稱 |
---|---|---|---|
1 | ESI排名 | 5 | 化學、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yè)科學 |
2 | 國家重點學科 | 2 | 作物遺傳育種、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 |
3 | 軟科一流學科排名 | 2 | 獸醫(yī)學、農學 |
4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2 | 預防獸醫(y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5 | 農業(yè)部重點學科 | 1 | 作物遺傳育種 |
6 | 國家林業(yè)局重點學科 | 1 | 林學 |
7 | 四川省重中之重建設學科 | 4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森林培育、預防獸醫(y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8 | 四川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 3 | 獸醫(yī)學、畜牧學、作物學 |
9 | 四川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 14 | 植物學、植物病理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農業(yè)經(jīng)濟管理、草業(yè)科學、果樹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森林培育、土壤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預防獸醫(y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作物遺傳育種 |
10 | 四川省重點(培育)學科 | 2 | 水產養(yǎng)殖、土地資源管理 |
11 | 國家級一流專業(yè) | 16 | 旅游管理、園林、農林經(jīng)濟管理、金融學、環(huán)境工程、土地資源管理、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園藝、林學、動物醫(yī)學、草業(yè)科學、動物科學、植物保護、農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 |
12 | 省級一流專業(yè) | 18 | 視覺傳達設計、土木工程、城鄉(xiāng)規(guī)劃、風景園林、農村區(qū)域發(fā)展、經(jīng)濟學、茶學、木材科學與工程、藥學、草業(yè)科學、水產養(yǎng)殖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法學、農業(yè)水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化學生物學 |
序號 | 專業(yè)層次 | 數(shù)量 | 專業(yè) |
---|---|---|---|
1 | 國家級 | 10 | 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yī)學、林學、園藝、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茶學、草業(yè)科學、園林、農林經(jīng)濟管理 |
2 | 省級(直轄市) | 13 | 植物保護、園林、農林經(jīng)濟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生物技術、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水產養(yǎng)殖學、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中草藥栽培與鑒定、農村區(qū)域發(fā)展、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農業(yè)水利工程 |
四川農業(yè)大學開設專業(yè)有生物科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化學生物學、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農業(yè)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農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社會工作、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植物保護、中草藥栽培與鑒定、農學、煙草、種子科學與工程、文化產業(yè)管理、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英語、動物科學、草業(yè)科學、水產養(yǎng)殖學、動植物檢疫、藥學、藥物制劑、動物醫(yī)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學(含經(jīng)濟林方向)、木材科學與工程、產品設計(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森林保護、包裝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園藝、茶學、設施農業(yè)科學與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土地資源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經(jīng)濟學、投資學、金融學、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農林經(jīng)濟管理、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審計學、農村區(qū)域發(fā)展、園林、風景園林、環(huán)境設計、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筑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會計學、資產評估、電子商務、旅游管理、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技術學、數(shù)字媒體藝術、廣告學、休閑體育、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草坪科學與工程、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生態(tài)工程、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
四川農業(yè)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yè) | ||
---|---|---|
院系名單 | 專業(yè)名稱 | 本專科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本科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生物技術 | 本科 | |
理學院 | 應用物理學 | 本科 |
應用化學 | 本科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
化學生物學 | 本科 | |
機電學院 | 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 | 本科 | |
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 | 本科 | |
水利水電學院 | 農業(yè)水利工程 | 本科 |
水利水電工程 | 本科 | |
農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 | 本科 | |
法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 |
法學 | 本科 |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本科 | |
農學院 | 植物保護 | 本科 |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 | 本科 | |
農學 | 本科 | |
煙草 | 本科 | |
種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人文學院 | 文化產業(yè)管理 | 本科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
行政管理 | 本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
英語 | 本科 | |
動物科技學院 | 動物科學 | 本科 |
草業(yè)科學 | 本科 | |
水產養(yǎng)殖學 | 本科 | |
動物醫(yī)學院 | 動植物檢疫 | 本科 |
藥學 | 本科 | |
藥物制劑 | 本科 | |
動物醫(yī)學 | 本科 | |
林學院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本科 |
林學(含經(jīng)濟林方向) | 本科 | |
木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產品設計(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 | 本科 | |
森林保護 | 本科 | |
食品學院 | 包裝工程 | 本科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本科 | |
園藝學院 | 園藝 | 本科 |
茶學 | 本科 | |
設施農業(yè)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資源學院 | 地理信息科學 | 本科 |
土地資源管理 | 本科 |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 | 本科 | |
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 | 本科 | |
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 | 本科 | |
經(jīng)濟學院 | 經(jīng)濟學 | 本科 |
投資學 | 本科 | |
金融學 | 本科 | |
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 | 本科 | |
管理學院 | 農林經(jīng)濟管理 | 本科 |
財務管理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審計學 | 本科 | |
農村區(qū)域發(fā)展 | 本科 | |
風景園林學院 | 園林 | 本科 |
風景園林 | 本科 | |
環(huán)境設計 | 本科 | |
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院 | 工程造價 | 本科 |
工程管理 | 本科 | |
城鄉(xiāng)規(guī)劃 | 本科 | |
建筑學 | 本科 | |
土木工程學院 |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 本科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商旅學院 | 會計學 | 本科 |
資產評估 | 本科 | |
電子商務 | 本科 | |
旅游管理 | 本科 |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教育技術學 | 本科 | |
數(shù)字媒體藝術 | 本科 | |
廣告學 | 本科 | |
體育學院 | 休閑體育 | 本科 |
體育教育 | 本科 |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本科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草業(yè)科技學院 | 草業(yè)科學 | 本科 |
草坪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環(huán)境學院 | 環(huán)境工程 | 本科 |
環(huán)境生態(tài)工程 | 本科 | |
生態(tài)學 | 本科 | |
環(huán)境科學 | 本科 |
四川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00成都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成都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40達州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是一本
時間:2024-06-20 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