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教育部對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都規(guī)定了一定的名額,也就是招生計劃。一般來說,各高校在某一地區(qū)的招生計劃變動不大,錄取考生的層次變化也不會太大,因此考生根據(jù)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況,可以更精確、更科學地把握自己可填報的學校。
但如果等到分數(shù)出來再了解“位次”的概念,就有些遲了。專家建議考生家長提前學習如何學會利用“位次”報志愿,避免在分數(shù)出來后手忙腳亂。
一、高考位次是什么?
所謂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工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高考位次主要分為三大類:省市位次、區(qū)縣位次和學校位次,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區(qū)縣位次為主。說到這里許多考生也許就說了那不就是自己在各省所占的排名嗎?還說什么位次呢?其實不然位次與名次之間是有很多差距的。
二、位次與名次區(qū)別
位次說的是你在這省所有考生中所占的位置,假如說排名第一的他的位次就是1,但是如果排名第二的有兩個人他們的分數(shù)相同但是他們的位次是不同的,而他們的名次卻是相同的。
位次是從管理方面考慮的,是為了讓考生合理地填報志愿做為參考。而名次是從排名好壞考慮的,是為了評定一個人成績的位置好壞程度。
三、“位次”的概念
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shù)總和后的綜合排序;
高考分數(shù)最高的考生位次為1;
相同分數(shù)的考生位次相同;
位次主要適用于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類(如理工類、文史類)進行排序;
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藝術類、體育類招生等類別不適合用位次方法進行參考;
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區(qū)縣位次和學校位次,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區(qū)縣位次為主;
文史類考生按照文科位次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照理科位次進行排序。
四、如何根據(jù)高考位次選擇大學?
舉個例子:考生位次為4462,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qū)間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qū)間的上部,這所大學可以作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qū)間是2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qū)間的中間,這所大學可以作為比較穩(wěn)妥的院校填報。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qū)間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qū)間的下部,這所大學的錄取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可以作為沖一沖的院校填報,當然也可以沖刺大學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簡單來說,如果考生的位次與院;蛘邔I(yè)以往連續(xù)幾年錄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當或者就在錄取考生位次范圍以內,則報考這些院;蛘邔I(yè)把握性較大。
高考位次排名是文理
時間:2024-07-11 17:0:20高考排名是文科理科
時間:2024-07-11 17:0:26高考排名是省排名還
時間:2024-07-11 17:0:27高考在本科分數(shù)線下
時間:2024-07-11 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