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情況,但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選擇沖。
其實在院校志愿的填報中,不管是志愿數量的多少、招生的批次都應該按照沖穩(wěn)保的順序來填報,因此通常情況下第一志愿還是可以選擇“沖”的學校。
沖一沖
即考生填報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時,要挑選一所往年錄取分數略高于自身成績且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院校,憑運氣去沖一沖。但這個沖高的分數還是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高于自身成績0~10分以內的院校,切忌好高騖遠,脫離實際隨意亂填。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對于自己理想的院校且分數較高,大家可選擇沖一沖,但沖高不是“漫天要價”,有兩點需要考生和家長思考清楚:一是沖高的院校確實有一定可能的錄取概率,但這種可能微乎其微。二是要做好專業(yè)調劑的準備,被沖高院校錄取已實屬不易,由于平行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考生必須服從專業(yè)調劑,所以沖高壓線的考生一旦被投檔,通常要被調劑到其他專業(yè)。
穩(wěn)一穩(wěn)
即志愿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與自身成績相當或者略低,該類學校投檔幾率較大,這樣你能上這些院校就比較穩(wěn)妥!胺(wěn)一穩(wěn)”的范圍,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與自己成績相平或低于自己成績15分左右的院校,以確保有更大的幾率上這類院校。
穩(wěn)一穩(wěn)這部分的志愿,可以說是現實與理想的結合體。既能滿足考生對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現實情況。
保一保
即最后填報的志愿院校,考生可選擇保底院校,確保自己檔案不會因無法投出而成為死檔,影響錄取。“保一!痹盒5奶顖笾驹阜秶,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低于自己成績15-30分左右的院校,保證自己能上大學。
這是考生的最后一道保險,用到的可能性比較小,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需要注意“三不原則”:一是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原因是新院校的未知因素太多,容易出現不可控的狀況。二是不拿招生計劃少的院校保底,萬一其他人也拿來保底,很有可能導致自己滑檔。三是不拿往年錄取波動大的院校來保底,因為錄取波動大、變數多,反而起不到保底的作用。
高校錄取人員最先看到的是第一志愿的考生檔案,當第一志愿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人數已達到當年招生計劃數時,這所高校就不再考慮填報了它的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的考生了,也就是說,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填報了這所高校的考生就沒有機會讓其選擇了?梢,第一志愿的填報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個錄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學校志愿,往往也是考生退而求其次的較為滿意的學校志愿。當第一志愿不能如愿時,考生一般都寄希望于第二志愿能夠實現。第二志愿是招生部門在每個錄取批次中,第二次投遞給招生學校供其選擇錄取的考生志愿。
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是指高考填報志愿時有多個學校志愿供考生選擇,其中第一志愿最重要,在同一批次里,必須要按志愿順序錄取。
如考生的分數未達到第一志愿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或雖然達到錄取分數,但由于專業(yè)的選報不當,而被退檔的,就需要轉到第二志愿或其他志愿錄取。
第二志愿
在填報二志愿時,一定仔細閱讀第二志愿學校的招生章程或錄取原則,如這所學校第二志愿的招生計劃為多少,分數級差是多大,可以從網上或通過電話做進一步的詳細咨詢。如果以第二志愿填報某重點大學,就必須比第一志愿填報這所大學的考生要高出30~50分?茖W合理估計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