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寒假放假時間暫無公布,大學通常從農歷的農歷十二月初十開始,各地的學校開始放假,元宵節(jié)后的寒假結束。寒假一般為1個月左右。但是在中國東北偏冷和其他高緯度地區(qū),有時持續(xù)約45天,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持續(xù)約兩個月。
2021年11月26日上午,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與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協(xié)議簽約儀式在武昌校區(qū)二教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會議室舉行。出席此次簽約儀式的有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院長陳旭勇,黨委書記陸新,黨委副書記成軼,副院長劉章軍、吳巧云,院長助理邊曉亞、徐偉,實驗中心主任王亞軍,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馮兵,黨委書記董光尚、副院長沈國紅、歐陽瓊,教務部部長王仕仙,建筑與工程學院院長沈巍,黨總支書記楊進,副院長沈珍,教研室主任宋彥朋,辦公室主任齊嘉茵。本次簽約儀式由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歐陽瓊主持。
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院長陳旭勇對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一行表示歡迎,表示會全力配合本次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協(xié)議簽約,與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一同努力,共同做好人才培養(yǎng),并希望將本次活動做好、做大、做強,加強全方位合作,樹立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典范。
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黨委書記陸新表示會真心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干的做好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
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馮兵介紹了學院的基本情況、辦學特色、師資情況及目前發(fā)展存在的困難,尤其是工科類專業(yè)的建設及人才培養(yǎng)對實驗設備及實驗條件要求較高,需要依托學校的資源才能建設的更好,希望通過此次簽約,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理念,更好的促進武漢工程大學對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在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深度幫扶。
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董光尚對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的幫助與支持表示真誠的感謝。他表示,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協(xié)議的簽訂落地,不僅助力學院轉制工作和學院發(fā)展,還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成才,也期待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能結出碩果。
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沈國紅表示,目前在招生就業(yè)、考研動員及幫扶、共建實驗室的使用上與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已經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在簽約后加深進一步合作。
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歐陽瓊介紹了本次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簽訂協(xié)議背景,解讀了本次協(xié)議的合作目標、合作具體內容以及合作機制。希望通過此次合作,在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支持下,我院更好地“開放辦學、協(xié)同育人、依法治!薄
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黨委副書記成軼與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楊進交流了幫扶建設如何落地問題。成軼副書記表示今后將繼續(xù)加大在招生資源方面的共享,就業(yè)資源共享中實現共贏。
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副院長劉章軍與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院長沈巍就學科專業(yè)建設、團隊和導師隊伍建設,以及在建工學院建設研究生優(yōu)質生源基地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劉章軍表示,會加大在建工學院的研究生招生和宣傳力度,全方位支持學科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教師申請土建學院的院聘導師。
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副院長吳巧云與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沈珍就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中《共建實驗室的使用需求與一對一幫扶細則》進行的交流。吳巧云副院長表示,全力支持共建實驗室的共建、共享、共管,同時在學科競賽、學術講座上進一步打通,資源共享。
雙方充分討論了幫扶協(xié)議及有關合作事宜后,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院長陳旭勇與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馮兵簽訂了人才培養(yǎng)“一對一”幫扶協(xié)議。